| 
                    1、病名:肌膜痛症候群 
2、症狀:單側或兩側的肩頸部、上背部、下背部之肌肉      感覺酸痛、僵硬。嚴重時,局部肌肉會有壓痛      點及內有硬塊的感覺。若是從肩頸部延伸到上      臂、手肘、前臂及手時,特別叫做肩手症候群。 
3、病程:慢性,隨時間之增加,酸痛頻率及範圍也漸漸      增加、擴散。 
4、病因:與肌肉收縮性頭痛一樣,病人都先具有肌肉容      易收縮而不容易鬆弛的體質,再加上:生活緊      張忙碌、唸書或工作時坐姿不良、打麻將或電      玩娛樂時固定姿勢過久,造成以脊柱為中心之      兩側大群肌肉內血液循環不良,使肌肉收縮的      代謝廢物﹝乳酸﹞的排泄不易,堆積在大片肌      肉,引起肌肉酸痛、僵硬。 
5、治療:鬆弛軀幹部肌肉為主、熱敷物理治療為輔。 
6、預後:普遍良好,大部份病人經過一到三個月的療程,      即可改善良多;不過,若沒有好好保養身體,      仍可能復發。部份長期疼痛的病人需長期服用      肌肉鬆弛劑。 
7、保健:要體認自己具有肌肉容易收縮卻不容易鬆弛的      體質,時時注意避免不良坐姿,固定姿勢後每      50分鐘要起身活動10分鐘;另外,要養成      常常熱敷的習慣,避免洗冷水澡,並維持適量      的運動,以防止肌肉再度緊繃而致病。對這一      類病人而言,最好的運動,就是作早操,每天      30分鐘的體操,對健康是很有幫助的。在此      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要糾正。多數人以為運動能      治百病,這是不對的。其實,適度的運動只能      讓健康的身體繼續保持健康,必須讓肌肉回復      正常之後,才能進行運動,切忌在未治療之前      即冒然作運動,反而會弄巧成拙。另外,不當      的推拿按摩會造成肌肉更加腫脹,在此不建議。 
  資料來源:林春銘腦神經專科神經科保健專欄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台南市西門路一段697號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TEL:06-2266731            www.mdlin.com.tw                      |